<
m6n7小说网 > 修真小说 > 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> 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第7节
    吃过早饭,宋老太把家里的男人都打发出去,让上天蒙山上捡柴火,小孩子该去上学的上学,没到上学年纪的就在家里待着自己找点事儿做。

    天气越来越冷了,生产队上的活儿早就没了,宋老太和三个儿媳都不用上工,索性把门一锁,收拾起了昨晚挖回家来的野番薯。

    宋老太一边拾掇一边给三个儿媳妇‘挖耳朵’,“别看咱挖回来的野番薯多,可是想想家里有多少人多少张嘴?这些红薯也就堪堪够全家填饱肚子的,你们都别动那些歪心思。真想接济娘家的时候,就想想自己生的孩子,能不能顿顿吃饱?”

    “把铲到的红薯都挑出来,这几天先都紧着吃,蒸着吃煮着吃,省点儿粮食留着过年吃也成。没有铲到的红薯也分一分,好的、个头大的,都放到地窖里面存起来,品相不好的和个头小的就都留在外边,咱先紧着吃了。”

    “仔细想想,全家十几口人,一顿得吃多少红薯?要是放开肚皮吃,就算厨房里的空米缸中都放上红薯,也不够吃十天半月的。”

    芦花开立马向宋老太保证,“妈,你放心,我肯定不会接济娘家的,我娘家也不是需要找闺女打秋风的人。为了不给咱家招惹是非,我决定这个冬天都猫在家里,不带孩子回娘家去了,反正我嫂子也不欢迎我和孩子,我也就不回去给我嫂子添堵了,她看粮食比命根子都金贵……”

    谢招娣差点咬碎一口牙,她敢肯定,这个三弟妹就是在含沙射影她!

    马来春也跟着芦花开的话头说,“妈,你放心,我的嘴向来严实。我也知道咱家的红薯不多,那么多孩子呢!没道理老宋家捡来的红薯,便宜了其他人的五脏庙。我既然加到了老宋家来,那就是老宋家的人,肯定是要为老宋家着想的。”

    婆媳四人都定了心,手上干活儿的速度就麻利了起来。

    等到中午的时候,收拾回家的野番薯只挑着大个儿还完好无损的往地窖里放了一半,宋老太估摸着还得再忙活一下午,便招呼三个儿媳把番薯蒸了一锅。

    没东西吃的时候,大家都节衣缩食,现在家里多了那么大一堆番薯,自然得让家里人吃个饱饭。

    也正好把那些个头小经不住放的番薯处理掉。现在不吃,放几天多半是要坏掉的。

    老宋家一大家子都吃了个饱,就连宋天蒙,都跟着吃了几口红薯糊糊。

    吃饭的时候,宋天蒙是被宋老太抱在怀里的,她看着小丫头瘦得像是个皮包骨的猴子,有些心疼,便支使宋老头,“我记得林场里有养羊的人家,你看能不能同人家商量一下,买只奶山羊回来?萍萍不在家,这孩子不到半岁就断了奶,我寻思得买点羊奶给找补找补。”

    宋老头沉默片刻,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芦花开心里有些不是滋味,她膝下最小的孩子不过一岁出头,都没喝过羊奶,她有奶水的时候,小孩吃的是她的奶水,等后来实在吮不出来,就换成了米汤……哪能想到这外甥女才进门,婆婆就张罗着要给买羊奶喝了。

    不过转念想想,这外甥女喝羊奶,花的又不是自家的钱,人家爸妈给寄回家来的,而且一个奶娃娃能喝多少?保不齐那余下来的山羊奶,自家小孩也能沾点光喝上机会。

    芦花开脸上有了笑,动作也殷勤了许多,“妈,我来抱着喂天蒙吧,你也吃口饭。一直都忙着喂天蒙,我看你都没吃几口。”

    宋老太乐呵呵地把怀里的小外孙女给递了过去,想到家里那些小番薯实在太多,她慈心大动,“等收拾完后,咱把收拾出来的番薯都刮削刮削,给孩子们做点儿烤番薯干,烤得干干脆脆的,给孩子们添个磨牙的零嘴儿。”

    烤番薯干可是个好东西,闻着香喷喷的,吃着甜甜脆脆的,别说是小孩子爱吃了,大人也爱吃。

    一说要做零嘴儿,马来春、谢招娣和芦花开都精神了。

    都是当妈的人,谁不希望自家孩子吃点好的?

    回想一下她们小时候吃番薯干的日子,那是真的美啊,兜里揣几根番薯干番薯条,就是全村最快乐的崽,能惹得玩伴羡慕好久。

    可惜……番薯干是个金贵的吃食,本来够饱腹的番薯做成番薯干,就变成了吃不饱还让人越吃越想吃的零嘴,实在太过浪费粮食,所以没几户人家舍得这么造作,只有粮食丰盈的年终才舍得做一点儿。

    按照眼下的光景,本来是没希望做番薯干的,连番薯都吃不上,现在突然收获了这么多,是全家人的福气。

    芦花开看着怀里的小外甥女,笑得柔和,“这孩子真是个有福气的。”不像她那儿子……

    马来春猜到了自家三弟妹心里憋着什么样的酸楚,便安慰说,“是个有福气的,也是咱全家的福气。要不然怎么这孩子一来家里,咱就发现了那么多的番薯?”

    “林场就在那儿,又不是只有咱家去,怎么别家发现不了,就咱家发现了?再者了,咱又不是第一天去那儿,怎么早不发现晚不发现,就昨儿晚上发现了?”

    “都是这孩子的福气,咱可得好好养着,万不能把送上门来的福气给作没了。”

    宋家老三宋清湖吃过饭放下碗,咧着嘴说,“希望萍萍家这孩子的福气再大些,我要是能在林场里逮几只兔子或者野鸡,咱家就能沾沾荤腥,尝尝肉味儿了。”

    宋振光立马道:“三叔,我跟你一块儿去。咱再去河边看看,能不能捞些鱼上来。”

    谢招娣脸色一僵,马来春的眼神像是刀子一样往自家两个儿子身上扎。

    宋振西和宋振北明明看到了马来春那胜似吃人的眼神,可依旧像是没看到一样,跟在宋振光身后搭腔,“振光哥,我俩也去!”

    马来春皮笑肉不笑地发出了老母亲的威胁,“都去,反正作业得做完,做好,要是作业做不完,你们都别想睡觉!”

    马来春也是见识过自家外甥女的本事的,因为这俩兔崽子要玩妹妹,结果反手就被妹妹给完了,作业写到了大半夜都没写完,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求振东和振南给讲了讲怎么做,才把作业本给写满……

    要是通过这个事儿,这俩兔崽子能够在学习上用点心,那就算多熬几个夜也值了。

    宋振西和宋振北理直气壮,“妈,你难道不想吃肉吗?我们俩跟着三叔和振光哥去给家里找肉吃!”

    宋振明立马就眼巴巴地看向谢招娣。

    谢招娣毫不犹豫地赏了自家小儿子后脑勺上一个大耳瓜子,“你站起来还没草高呢,你去凑什么热闹?你留在家里喂鸡!”

    至于芦花开生的那几个,这会儿正忙着啃红薯呢,也顾不上出去玩,都没吭声。

    宋老太眼看好不容易安生清净了一会儿的耳朵又要闹腾起来,赶紧道:“振光、振西、振北去,孩子大了,愿意给家里帮忙,是好事,大人怎么能拘着呢?振明确实有点小,你就别去添热闹了,等你爷爷买回小羊来,您跟奶出去给小羊割草去!”

    【作者有话说】

    今天会补更新,晚上还有,大家等我一会会!

    9

    第9章 塌房了?

    ◎堂弟也要饱受妹妹的支配与折磨了!◎

    家里人多,有好处,那就是甭管啥时候,也都热闹;可也有坏处,那就是耳根子总得不到个清净。

    比如现在的宋天蒙,她就觉得耳边吵哄哄的,实在闹腾。

    可她连爬都没学会,更别提说话了,只能靠不断地打哈欠来表达自己的诉求——想找个地方安静点睡个好觉。

    马来春看着怀里的小外甥女一连打了七八个哈欠,心领神会地说,“妈,我看天蒙是瞌睡了,我抱去您那屋,让她睡一会儿?”

    “行。”宋老太都没犹豫,她说,“这孩子是个好性格的,从抱回来到现在,都没哭闹过呢,要拉要撒都会哼哼几声,是个省事儿的孩子。”

    谢招娣撇撇嘴,“孩子不爱闹事,那说明是大人心硬不管。振光小时候,我没耐心管,他可不就是哭几回发现没人哄,后来就渐渐不哭了?”

    “生振光以后,我感觉心软了些,平时总爱哄着他逗着他,就养成了这么一个半点气都不能受,稍微有点不如意就撒泼打滚的混不吝性子。这丫头不哭不闹,肯定是小姑子之前养的时候不精细,知道哭了闹了也没用。”

    宋老太:“……”她看这个二儿媳又有点不顺眼了,“不会说话你就闭嘴憋着,非要给我这个老太太心里添堵?”

    芦花开也觉得自家二嫂脑子有点不正常,哪会有这种专门上赶着给婆婆找不痛快的人,这不是找骂呢?

    本来家里其乐融融地气氛,被谢招娣这么一句话搞得大家都不敢吭声了。

    宋老太也觉得有些糟心,她知道谢招娣说话虽然不好听了点,可都是实话,“招娣,你留下来洗碗,其他人都忙别的去。我看院子里囤的柴火不多了,没事儿做的人都去捡柴火。现在攒不够柴火,冬天屋子里不生火了?”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宋天蒙躺在炕上,耳根子清净了许多,装出来的困意没多少了,她开始静静地想一些事情。

    上一世的她,性格确实太过清冷了些,虽然偶尔会救一些天蒙山脚下住着的人,可并没有真正为这些苍生黎民做过什么大事,她只是守着自己在天蒙山上的道场,日复一日地看日升日落,年复一年地数春去秋来。

    不管山脚下的老百姓把日子过成什么样,她都觉得那是生生世世修来的承负与因果。

    可现在身在凡俗,才知道,竟有这么多的悲欢离合。

    她似乎有些懂了,为什么凡俗间的百姓会放弃向神明供奉香火,为什么曾经香火不绝的神明会因为香火稀薄而陨落。

    神啊,高高在上了太久,忘记了是百姓一步一叩首地将神像供奉在高台,忘记了是百姓节衣缩食换来的香烛让神灵得以在信仰中永存、壮大。

    如若有一天,信仰不复存在,那神明自然就要消亡。

    她也犯了这样的错误,许是她比其他神灵多帮衬了凡间百姓一些,这才得以苟且存世至今,还找寻了一个活出第二世的机会。

    既然有了这样一次身在凡俗的机会,那自然是要多做一些事情的。

    可是,她又能做什么呢?

    宋天蒙放空了一会儿,思来想去,她决定把自己刻画在道场中的阵法显化出来。

    神灵的修行,需要向天地间借助无穷无尽的灵气,若是神灵用的多了,天地间的凡俗百姓得到的天地滋养自然就少了,所以她都是从天地之外的混沌之中汲取灵气。

    她没有与百姓争夺天地间本来就日益稀薄的灵气,原本想着百姓的需求不多,如今看来,天地间的灵气竟然已经稀薄至此,甚至还笼罩上了淡淡的劫气。

    就算她把道场中的阵法显化在天蒙山上,用从混沌中汲取的灵气来滋养这方天地,也只能滋养天蒙山周边一带,并没有兼济天下的本事。

    她的那阵法要是有那么强,估计她就不会在山神之位上待了无数个元会了。

    伴随着宋天蒙的心念起动,天蒙山上突然间刮起了一阵飞沙走石的大风,得亏深山老林中人迹罕至,不然那一刹那的溪水改道、山石飞滚的画面,怕是会把人吓个不轻。

    等飞沙走石的大风落定,一场密密麻麻的秋雨说来就来。

    感受到秋雨中的澎湃灵气,躺在炕上的宋天蒙兴奋得咧开嘴笑。

    有了这些灵气滋养,天蒙山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世人眼中的名山大川,植被会繁茂起来,动物会灵慧起来,这一方土壤也会变成沃土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宋老太站在屋檐下,看着这场说来就来的大雨,没来由的就有些心情愉悦。

    “下雨好,下雨好,下一场雨,谁也看不出那片地被我们家刨过!”宋老太嘴里絮絮叨叨地念着。

    宋振东和宋振西脑袋上顶着书包从外面跑进院子,都没看到屋檐下站着赏雨的宋老太,急吼吼地喊,“妈!妈!妈!”

    捡番薯捡到胳膊酸胀双目发直的马来春没好气地说,“喊啥呢喊?催命呢?你妈能丢了?”

    宋振南嘴快,“刚刚放学的时候,我听我们班上的马三柱说,我姥爷家房子塌了!”

    宋老太心头一跳,“好端端的房子,咋会塌?”

    马来春却是一下子就被说的失去了理智,“房子塌了?伤到人了没?塌了多少?修补一下能住人不?”

    宋振东这下终于喘过气来,他同马来春说,“应该没伤到人,马三柱说我姥姥气得躺在地上起不来,我姥爷蹲在塌房子边抽烟,没说出事儿。”

    “那还好。”

    马来春把身上围着的那块用破布缝起来的围裙解下来,同宋老太说,“妈,我得回一趟娘家,不然我心里不踏实……”

    宋老太又不是不讲理的,明知道亲家的房子都塌了,那还能拦着不让儿媳妇回去?她要是真这么做了,现在或许还能压得住儿媳,等她老了呢?她没力气做饭了,还得指望儿媳妇给做饭烧水呢!

    现在不比旧社会,不孝顺公婆的儿媳妇多了去了。

    婆媳相处,说到底还得将心比心,笼络人心。

    “振东,振南,你俩去奶屋里写作业,顺带着看着你妹妹。奶和你妈去一趟你姥家,看看究竟是个啥情况。”

    马来春也叮嘱说,“你俩把身上的雨水擦一擦,换上干衣裳,别感冒了。被雨水淋湿的衣裳换下来放到桶里就行,妈等天晴了之后一块儿洗。”

    宋老太已经从屋子里取出了两把伞,塞给马来春一把,“叮嘱他们兄弟俩作甚?振东和振南都这么大了,这点事儿会不知道?咱俩赶紧跑一趟,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情况。”

    婆媳俩撑着伞冒着雨就走了。

    宋振东和宋振南对视一眼,无奈叹气,宋振东同宋振南说,“振南,你回屋里写作业,看着妹妹,我去帮二婶和三婶干活儿。”

    宋振南点点头。